購買預售屋必看!簽約前的重要注意事項

首頁 » 購買預售屋必看!簽約前的重要注意事項

近年來,預售屋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它們只需自備約15%至20%的總價。這種方式不僅減輕了首付壓力,還能預先規劃房屋的設計和設備。

但預售屋也有隱憂。房屋價格通常高於新成屋和中古屋。消費者還必須承擔房價下跌的風險。

在簽約前,消費者應先了解自己的需求。並仔細研究建商品牌、產品定位和周邊房價。確認建照取得情形,並審慎評估後再決定。

預售屋合約應有至少5天的審閱期。這樣可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建商也必須遵守相關法規,確保廣告真實。

關鍵要點

  • 預售屋只需自備約15%-20%總價,吸引年輕人購買
  • 預售屋房價通常高於新成屋和中古屋
  • 消費者需承擔房地產市況下跌的風險
  • 預售建案常有違約情況,需審查廣告行為
  • 預售屋合約應有至少5天的審閱期

預售屋簽約注意事項

購買預售屋是一個大決定。簽約前要仔細看合約內容。數據顯示,建商的內容佔80%,剩下的20%是買家協商的。

了解合約細節很重要。這樣可以保護自己的權益。

首先,要注意「預售屋審閱期」。法律要求買家至少有5天時間審查合約。這段時間內,可以仔細閱讀合約,並尋求專業意見。

其次,要關注「同等產品條款」。研究顯示,95%的合約都有這條款。這可能會導致實際情況與預期不符。

不遵守法規的建商可能會被罰款高達2,500萬元。所以,簽約前要確認建案有建造執照。也要檢查銷售中心提供的文件是否齊全。

合約中還有其他細節要注意。比如,主建物、附屬建物和共用空間的坪數計算。還有如何分攤管理費用等。

確認建案已取得建造執照

購買預售屋時,最重要的是要確認建案是否已取得建造執照。建造執照是政府核准建商可合法建造的證明。預售屋必須取得建造執照才能公開銷售,若查詢不到相關資訊,代表建商可能違法銷售。

建築工程履歷查詢系統

可透過營建署的「建築工程履歷查詢系統」查詢建造執照的取得情形。在這個系統中,您可以輸入建案名稱或地址,查看建案是否已取得建造執照,以及其他重要資訊。這可以讓您確保購買的是合法的預售屋。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除了建築工程履歷查詢系統,也可以透過「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預售屋建案查詢」功能,查詢建造執照等相關資訊。這個平台提供了更多關於預售屋的詳細資訊,可以幫助您更全面地了解建案的情形。

建造執照查詢

房價是否合理

在購買預售屋時, 判斷房價是否合理很重要。您可以參考附近的同期預售屋建案的成交價。這樣可以透過「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系統」查詢近期成交價。

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系統

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系統是一個實用的工具。它幫助您了解周邊預售屋的實際成交價。輸入地址和建物型態,就能查看近期交易紀錄。

總之,在購買預售屋時, 判斷預售屋價格是否合理很關鍵。參考附近的同期預售屋建案成交價是個好方法。透過「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系統」查詢近期成交價,可以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

土地使用分區得作住宅使用

在買預售屋前,確認土地用途很重要。每塊土地用途不同,有不同的建築規定。您可以用「全國土地使用分區查詢」或「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查詢。

全國土地使用分區查詢

「全國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提供詳細資訊。輸入地址查詢土地分類,了解建築管制。住宅區安靜,適合居住。

商業區允許住宅使用,工業區則不允許。簽約前確認土地用途,避免問題。

土地使用分區 特點 適用建築使用
住宅區 環境單純、安靜 僅限住宅使用
商業區 混合使用,允許住宅 商業、住宅混合使用
工業區 以工業使用為主 不得有居住建築

土地使用分區

至少5天審閱期

根據法規,預售屋簽約前必須給消費者至少5天的契約審閱期,不能附帶任何條件。消費者應仔細閱讀契約內容,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請專業人士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在預售屋簽約前,消費者必須有足夠的時間仔細研讀合約內容。5天的審閱期是為了確保消費者能充分了解合約條款,並有機會請專業人士(如律師或地政士)協助檢視合約內容,避免日後發生爭議。

簽約時,應確保雙方都完全理解並同意合約條款。合約內容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消費者應主動提出詢問,與建商充分溝通後再決定是否簽約。只有在充分了解合約內容的情況下,消費者才能做出最佳的決定。

此外,合約中不能附帶任何條件限制消費者的審閱權利。如果發現建商在審閱期內有任何附加條件,消費者應立即反應,並且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協助,維護自己的權益。

一份良好的預售屋合約,不僅要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更要確保消費者有充足的時間來審閱,以免日後發生糾紛。消費者應抱持謹慎的態度,充分利用這5天的審閱期,確保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停車位種類、大小及選擇

買預售屋時,停車位很重要。它的種類、大小和位置都要注意。法規規定標準停車位寬250公分、長550公分。

建商提供大車位和小車位。其中大車位寬250公分、長600公分。小車位寬225公分、長575公分。

停車位大小

小車位可以停一般轎車。但選擇停車位時,位置很關鍵。建議不要選擇兩側停車位或一側是牆面。

小車位位置選擇

  • 如果兩側停車位,旁邊車輛不正中央,車門可能打不開。
  • 選擇一側停車格、一側牆面的小車位,需要好停車技術。
  • 如果停車技術不自信,最好不要選擇這種位置。
停車位類型 尺寸 適用車型
標準停車位 寬250公分、長550公分 一般轎車
大車位 寬250公分、長600公分 大型車輛
小車位 寬225公分、長575公分 小型轎車

室內坪數、公設比確認

購買預售屋時,務必仔細確認主建物面積、附屬建物面積及共用面積,以免日後發現實際面積與契約登載不符。預售屋的主建物面積、附屬建物面積及共用面積都要仔細確認,以免最後連自己的房子一坪多少錢都不清楚。同時也要注意契約上是否載明停車位的具體尺寸資訊。

一個完整的預售屋檢查清單應包括:

  • 確認建築物的總樓地板面積
  • 計算主建物、附屬建物及共用空間的面積比例
  • 檢查停車位的大小和位置是否符合需求
  • 評估公設比是否合理
  • 比較同區域新建案的公設比水準
  • 了解公設面積的具體用途和用途分配
項目 面積 比例
主建物面積 70 坪 56%
附屬建物面積 10 坪 8%
共用面積 45 坪 36%
總面積 125 坪 100%

通過這樣的仔細檢視,不僅可以確保您對自己的房子有清晰的認知,也能更好地評估整體房價的合理性。正如上表所示,主建物面積佔總面積的56%,而公設比則達到36%,這是一個相當合理的分配。

室內坪數及公設比確認

建材設備相關條款

購買預售屋時,我們要特別注意建材設備的條款。許多建商有權更換同級或更高級品,以應對市場變化。但是,內政部規定,除非買方同意,建商不能更換建材設備。

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內政部的規定確保了消費者在購買預售屋時,產品質量不會因市場變化而降低。

內政部公告版本

內政部的公告對建材設備條款做出了明確規定。這有助於消費者保護自己的權益。根據公告,建商只有在取得買方同意時,才能更換建材和設備。

這樣做確保了消費者在購買預售屋時,所獲得的產品質量不會因市場變化而降低。

保固期限 消費者權益保障 廠商違規處罰
– 結構性部位保固15年
– 固定建材設備保固1年
– 5天審閱期
– 5%保留款
– 最高罰款150萬元
– 違反《平均地權條例》罰款50萬-300萬

建材設備相關條款

面積誤差找補條款

購買預售屋時,您可能會擔心實際面積與合約有差異。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幸好,法律已經為此設立了找補條款,保護您的權益。

預售屋完工後,實際面積可能與合約有誤差。若面積不足,建商有義務全數補足,無金額上限;若面積超過,消費者需補足最多2%的差額。若誤差超過3%,消費者可選擇是否解約。因此,在簽約時需仔細確認這項面積誤差的找補條款。

面積情況 找補規定
實際面積小於合約 建商需全數補足,無金額上限
實際面積大於合約 消費者最多補足2%的差額
誤差超過3% 消費者可選擇是否解約

面積誤差找補條款

注意訂金、尾款設定

購買預售屋是一個重要的決定。簽約時,你需要支付許多費用。這包括訂金、簽約金和開工款,總共約10%到15%的總價。

在建築期間,你還要繳付工程款。這些款項會根據工程進度分期支付。這樣做是為了確保資金能夠支持建案的順利進行。

交屋時,你需要留下大約5%的交屋保留款。這是為了確保建案的整體品質。只有建商完成所有修繕後,你才會一次性支付這筆款項。

總之,購買預售屋涉及多個付款節點和金額。每一項都需要仔細確認和理解。只有了解這些細節,你才能順利完成購屋過程。

付款階段 付款時間 支付金額
訂金、簽約金和開工款 簽約時 總價的10%~15%
工程款 施工期間 總價的10%
交屋保留款 交屋時 總價的5%

預售屋付款流程

了解履約保證機制

購買預售屋時,消費者必須了解建商是否有落實履約擔保機制。預售屋存在建商違約風險,因此消費者要了解建商是否有在銀行設立「信託專戶」,啟動「履約擔保機制」。

「價金返還」是較推薦的履約擔保方式,可以保障消費者付款能全數退回。不過這種方式對建商較為不利,因為需要等到工程完工後才能收取款項。其他常見的方式還有「價金信託」和「不動產開發信託」,需要注意契約內容和付款比例。

一旦遇到建商惡意倒閉或擺爛,消費者也須有打官司的心理準備。此外,政府正在考慮變更預售屋履約保證制度,可能要求工程進度達到一定比例才能動用信託資金,以進一步增加保障消費者權益。

履約擔保機制 特點
價金返還 對消費者最有利、最安全的方式,但對建商不利
價金信託 需注意契約內容和按施工進度劃分付款比例
不動產開發信託 有專項帳戶管理,相對安全度較高
同業連帶擔保 需多注意建商聲譽等因素,以降低風險
公會辦理連帶保證協議 需多注意建商聲譽等因素,以降低風險

預售屋履約擔保機制

在選擇履約擔保方式時,建議優先選擇「價金返還」,然後考慮「價金信託」或「不動產開發信託」,因為有專項帳戶管理,相對安全度較高。消費者也要了解建商是否有在銀行設立信託專戶,以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

查詢建商過往評價

建商的品牌和過往評價對購買預售屋很重要。您可以查詢建商的成立年分和資本額,了解公司規模和經驗。同時,也可以查詢是否有法院判決違約的紀錄和過往建案的評價。

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通常品牌信譽較高。這是因為他們有豐富的建案經驗和正面評價。相比之下,地區性的小型建商可能知名度較低,但專注於特定地區。

個人項目開發商則可能面臨質量和保證風險較高。選擇建商時,您可以查看其建案的特色。例如,綠地、公共設施和交通便利性等。

但要確認這些宣傳資訊的準確性。您也可以利用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網站查詢土地使用現況和城市規劃資訊。同時,開發商可能會誇大或歪曲附近的交通時間,這需要您自行核實。

總之,在購買預售屋時,了解建商的過往表現和評價很重要。這有助於您選擇可靠的開發商,降低交易風險,確保購屋安全。

「選擇信譽良好的建商,是預售屋交易成功的關鍵。」

結論

購買預售屋時,要仔細檢查許多細節。包括確認建案是否有建造執照,土地是否適合住家使用,房價是否公平。還要看停車位是否符合需求,以及建材設備的條款。

在簽約前,要充分利用審閱期,仔細閱讀合約。如有疑問,可以尋求專業幫助。同時,了解建商的信譽和過往評價也很重要。

只有全面評估後,買家才能放心購買。要確保合約無違規,如面積錯誤或履約保證問題。同時,要仔細檢查訂金和尾款的設定。

總之,購買預售屋需要仔細研究合約,了解建商信譽。還要嚴格檢查技術指標,以降低風險。只有這樣,買家才能順利購入理想的預售屋。

FAQ

購買預售屋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購買預售屋前,要先了解簽約的重要性。確認建案是否有建造執照很關鍵。也要檢查土地是否允許住宅使用。

評估房價是否合理很重要。查詢附近的預售屋成交價可以幫助判斷。簽約前,要仔細閱讀合約。

確認停車位大小、單位面積、建材設備等細節。了解建商的信用和過往評價也很重要。

如何確認預售屋建案已取得建造執照?

可以透過「建築工程履歷查詢系統」查詢。系統中找不到資訊,可能是違法行為。

也可以用「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預售屋建案查詢」功能查詢。

如何判斷預售屋價格是否合理?

參考附近的預售屋成交價可以幫助判斷。可以用「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系統」查詢。

如果價格偏高,需要再評估是否值得購買。

土地使用分區是否允許作為住宅使用?

確認房屋所在地的土地使用分區很重要。可以用「全國土地使用分區查詢」或「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查詢。

預售屋簽約前必須有幾天的審閱期?

法規規定至少5天的審閱期。消費者應仔細閱讀契約,如有疑問可請專業人士協助。

預售屋停車位如何選擇?

法規規定標準停車位尺寸。建商可能提供大車位或小車位。選擇小車位時,位置很重要。

避免停車位靠牆或兩側都是停車位。

如何確認預售屋的室內坪數和公設比?

確認主建物面積、附屬建物面積及共用面積很重要。確認停車位尺寸也很重要。

預售屋的建材設備可以隨意更換嗎?

許多建商保留更換建材設備的權利。但內政部規定,需經買方同意。

面積誤差如何處理?

完工後,實際面積可能與合約不符。若不足,建商需補足,無上限。

若超出,需補足最多2%差額。若誤差超過3%,可選擇解約。

訂金、尾款支付計畫如何?

預售屋需支付訂金、簽約金和開工款,總共約10%~15%。建築期間需陸續支付工程款。

交屋時,需保留5%左右的交屋保留款。

如何了解建商的履約保證機制?

預售屋有建商違約風險。了解建商是否設立信託專戶很重要。

「價金返還」是較好的履約保證方式。遇到建商倒閉,需有打官司的心理準備。

如何查詢建商的過往評價?

建商的品牌和過往評價很重要。可以查詢成立年分、資本額,了解經驗。

也可以查詢是否有法院判決違約紀錄,以及過往建案評價。

0 comment 3 view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關於我們

我們專門分享台灣室內設計的最新趨勢,並為需要室內設計服務的人提供協助。無論您是想重新裝修家中還是辦公空間,我們都在此協助您實現您的設計願景。憑藉對設計的敏銳眼光和對打造美觀實用空間的熱情,我們致力於幫助客戶實現他們的室內設計目標。讓我們成為您的指導,引領您探索台灣室內設計趨勢的世界,並將您的空間打造成您個人風格和美學偏好的體現。

追蹤我們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服務推薦

千萬別錯過

專業室內設計師一對一免費諮詢

#完整設計 專案為您省下更多心力